演员图片
港星麦浚龙亮相东京绿毯 粉色豹纹花裙个性潮爆
相关资讯
《僵尸》内地海报曝光 为引进改名《七日重生》
影片海报     麦浚龙导演处女作《僵尸》的内地版海报,4月17日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为了能够顺利引进,该片正式更名为《七日重生》。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僵尸》确实正在处于积极引进内地的过程当中,观众也有望在年内看到这部致敬香港僵尸片的作品。     《僵尸》由钱小豪、鲍起静、惠英红、陈友等主演,在香港上映时好评如潮,也掀起了观众对于香港80年代风靡一时的僵尸片的怀旧之情。该片近日也顺利拿下了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和最佳视觉效果两个奖项。但其实,麦浚龙版的《僵尸》整个故事结构、风格都与林正英那时流行的僵尸片大不相同,不仅影片完全没有搞笑,特技还融入了日式恐怖片的风格。     此次在北京曝光的《僵尸》内地版海报,其实与香港版基本毫无差别,只是片名改为了《七日重生》而已。这张海报的主体和结构都没有进行更改,就连“铜铃摇、黄符飞,七日回魂,末代天师,上路一战”的宣传语,也是直接从繁体变成了简体字而已。也许因为内地上映的电影中不允许出现鬼怪,因此《僵尸》才改名引进,以便能够顺利通过内地审查。还好这次的更名并不雷人,原本这部电影也曾被翻译为《七日重生》。     不过《僵尸》的内容相当血腥,片中也有大量怪诞奇异的画面,被引进内地后最终会遭到多少删减,令人替影片捏了一把汗。此外,由于网络盗版严重,《僵尸》的种子早已是满天飞,该片在内地上映后,还能否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香港僵尸片满血复活:《僵尸》讲人性不讲喜剧
  麦浚龙的《僵尸》更注重人性的刻画     和传统的僵尸片“功夫·喜剧·灵幻”的模式不一样,麦浚龙的《僵尸》完全摒弃了搞笑元素,企图让电影呈现出一种悲伤的风格,亦有观众看完之后大呼“阴郁深沉”。     重启香港僵尸片,麦浚龙有意开创一种现代体裁,用观众的话来说,是“港式题材+日式恐怖+美式血腥”。     “现在拍僵尸片,有意思吗?”两年前,27岁的麦浚龙找到60岁的陈友,力邀他出演电影《僵尸》时,已经远离香港影坛近20年的陈友如此回应。麦浚龙相中陈友,源于他在1985年《僵尸先生》中的参演经历——尽管在那一年,麦浚龙只有1岁。     只不过想“向香港传统僵尸片致敬”的麦浚龙,彼时也不曾料到,两年后这部电影将在香港影坛刮起一股“僵尸片复兴”的风潮:上映首周即登上票房榜冠军宝座,一个月后创下1600万票房纪录。同时,这部电影还提名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造型设计三个奖项,并且出现在东京、威尼斯、多伦多等海外电影节的影展上。2014年,《僵尸》将在美国、韩国、奥地利、德国等地上映,“卖出了全世界八成的电影市场”。     “我们遇到很多文化背景不同的观众,发现他们对‘会跳的僵尸’这个题材其实是认识的,因为他们以前都看过香港的僵尸电影。”麦浚龙说,《僵尸》在东京电影节上放映了四场,日本观众对这个题材的热情强烈到超乎预期:“每一场都有人拿着当年日本版《僵尸先生》的海报和明信片来到现场,他们真的等了很久,等一个中国‘跳尸’题材回来。” 捉僵尸的道士开起了大排档     僵尸类型片上一次在香港引起轰动,已是近30年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宝禾电影公司制作的《僵尸先生》票房狂收2000万为里程碑,“茅山僵尸片”引领了香港电影的“僵尸大时代”,各路片商纷纷跟风。而在片中扮演茅山道士的林正英和许冠英,也成为香港僵尸电影代言人。     “我从小在加拿大长大,对一个小孩子来说,那个地方蛮闷的,所以看了大量影响我至今的电影,《僵尸先生》是其中之一。”因此麦浚龙的《僵尸》便是从致敬开始的,一开头即以《僵尸先生》的主题曲《鬼新娘》作为片头曲,还借主角之口转述了自己对香港僵尸片的态度:“别说道士,现在连僵尸都没有了。”     陈友最终还是出演了《僵尸》,他扮演的角色靠开大排档炒糯米饭为生,这是个有趣的细节,但凡有点僵尸片修为的观众都知道这个梗:糯米治僵尸。“陈友这个角色的爸爸和爷爷都是当道士的,在他们的时代常有僵尸的出现,但是在现代,如果他跟你讲有僵尸,你会觉得他是疯的。作为道士的后人,他要面对一个没有僵尸的世界,他有的只是和糯米有关的技能,那么他该怎么样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呢?他也要活下去。”从创作剧本的第一天起,麦浚龙就想通过这个角色,“探讨一个夕阳产业的走向。”     在剧本初稿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鬼节唱大戏的戏子,专为许冠英而设:“戏子和道士一样,也是夕阳产业。”还未等到电影上映,许冠英猝死,麦浚龙只能删掉这个角色,将许冠英和林正英的名字一起,打上片尾字幕。而电影中的另一个主角钱小豪,则是以“半自传”的形式出演——扮演一个在《僵尸先生》中大红的演员,随着僵尸片的衰落,自己也潦倒过气,只能带着曾经的僵尸戏服上吊自杀。麦浚龙感慨:“钱小豪是现在唯一一个当时也是僵尸系列男主角的演员,我找他来演,在电影中探讨他的死亡观,出发点是要探讨:如果有一天钱小豪也离开了我们,我相信僵尸这个题材真的会没了。”     陈友、鲍起静、惠英红、吴耀汉、卢海鹏……50岁的钱小豪是《僵尸》中最年轻的演员。麦浚龙把这部电影定位为“一部中年人的电影”,讲的是中年人的人生观。片中的每一个人都陷入“我的人生下一步该怎样走呢?”的挣扎中,麦浚龙自称“不关心政治、不看新闻、没有考虑过僵尸的社会意义”,他只想讲清楚一件事:被遗忘的恐惧。     正因如此,和传统的僵尸片“功夫·喜剧·灵幻”的模式不一样,麦浚龙完全摒弃了搞笑元素,企图让电影呈现出一种悲伤的风格,亦有观众看完之后大呼“阴郁深沉”。他也不想拍“僵尸大战”,尽管那样也许更有商业噱头。“《僵尸先生》里面的角色人物都是较漫画化的,好像道士便是披着黄袍去捉鬼。虽然我拍的是一个僵尸的题材,但是中心是在讲人性,我对作为个体的‘人’更感兴趣。”麦浚龙说。     在哪里讲僵尸的故事最好?麦浚龙的答案是:密室。让《僵尸》的故事发生在九龙彩虹邨的一座公屋内,也是麦浚龙探访很多香港屋邨后的结果:“我发现香港屋邨的设计方法,某些地方跟监狱是很像的,以前香港也有很多在屋邨跳楼的新闻,我相信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恐惧——这种压逼力是我想要的。” 僵尸题材的进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赌片和武侠片成为港片“新宠”,僵尸片在大银幕上逐渐没落,随着1997年林正英去世,“僵尸片已死”几乎已成公论。怀旧情绪使然,僵尸题材在香港不是没出现过,但票房和创意均令人失望:2001年梁鸿华导演的《赶尸先生》,以1万6千港币的票房惨淡收场;2003年徐克监制的《僵尸大时代》,连公映机会都没能拿到,只能做成DVD在海外发行;同年,林超贤导演的《千机变》,票房虽好口碑极差,对西方吸血僵尸片的复制,被认为是“血统不纯”。     《僵尸》是麦浚龙执导的首部电影,也是继《复仇者之死》后编剧的第二部作品。和前辈们不同,他显然不是沉浸在怀旧情绪中不可自拔的那一类,在沿袭了糯米、铜钱、纸符等“茅山道法”的基础上,又加进了许多现代元素。     电影中镇压僵尸的大杀器,便是麦浚龙画了十几稿,才最终确定的“铜钱面罩”,他有考据过:“以前的僵尸电影中,铜钱都用来做铜钱剑。”在僵尸脸上挂满铜钱,气氛更加阴森诡异,视觉体验也超越了港产僵尸片,更像是西方恐怖片——没错,影响麦浚龙的另一部电影,是那部美国片:《猛鬼街》。     麦浚龙将电影中的黄色符咒变成了彩色,是因为在调查道士的时候发现:“他们使用的符,不仅有黄色,还有绿色、红色和金色……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法力。”而“黑狗血治僵尸”的典故,被他改成了乌鸦血和童子血,则是为了在视觉上更有冲击力。     最具颠覆性的是“跳”这个动作,他别出心裁地让演员潜入白色水浆中,让僵尸在水底跳起来。“僵尸的‘跳’,是最能代表香港传统的动作,当我想拍一个‘跳’的动作,我很想用一个我也没有看过的角度去拍它,所以就想到:如果在水里跳,那种缓慢的移动步伐,会跟拍慢镜头是不一样的感觉。”为此剧组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水缸,但难度还是出乎预料:“因为有水压,所以他根本是不可能跳得动的,因此我们必须加长他的衣服,再出动六条威亚把他拉高——我们还雇了三个潜水员,专门负责在后面把他向前推。”后期还要依赖特效,处理掉演员嘴上密布的水泡。     特效是这部电影中最重要的存在:全片有600多个特效镜头,花了一年时间做后期,都是由一家香港公司制作的。“我相信在世界上,当你讲到特效的时候,你会想到美国、欧洲,或是日本,香港绝不是你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其实这跟题材是有关系的,现在的香港电影,给特效发挥的空间不多。”对于特效公司来说,《僵尸》是个难得的机遇,但他们也难免有时抓破头:“女鬼的怨气是什么样子?”     有僵尸处必有女鬼出没,这是《僵尸先生》起就定下的规矩。但在麦浚龙这里,她们变成了懂得飞檐走壁的双生女鬼,带着强烈的贞子色彩。事实上,高中时代就看过几乎所有香港僵尸片的清水崇是《僵尸》的监制,只不过麦浚龙说:“很多人都问我是不是受清水崇的影响,其实没有,因为他是在我拍完之后才当监制。他没有来过现场,主要帮我做后期音效和海外发行。”《僵尸》的制作团队就像个联合国:监制是日本人,配乐是英国人,混音是西班牙人,剪辑师是加拿大人,化妆师是泰国人,剧照摄影是法国人。     重启香港僵尸片,麦浚龙有意开创一种现代体裁,用观众的话来说,是“港式题材+日式恐怖+美式血腥”。而他自己则表示:“每一个题材都应该有它的进化,僵尸也不例外,不同年代就该有不同状态。”     《僵尸》上映后,陈友对香港记者说:“僵尸片难进大陆市场,所以拍的人少。”在现有的政策与市场下,很难说僵尸片在香港究竟是“诈尸”还是“复兴”,反正麦浚龙已经“不玩”了,他正在写一个犯罪电影的剧本,监制是相识已久的三池崇史。     “我听说,已经有别的香港导演又开始拍僵尸电影了,就让他们来拍吧。”麦浚龙说,“回想八十年代,香港的电影题材是蛮丰富的,当然现在出现了合拍电影,但你还是会看到香港电影的整个题材小了很多,现在你看的几乎都是爱情片和动作片。《僵尸》或许可以成为另一个例子——其实香港的选择还有很多。”
麦浚龙《僵尸》票房过千万 将成果归功制作团队
《僵尸》赢得不错口碑及票房       北京时间11月5日消息,据香港媒体报道,麦浚龙执导新片赢得不错口碑及票房,他大方将成果归功于整个制作团队。麦浚龙不讳言考虑拍续集,但坚持见好就收。他笑称获院商联络,要求将ⅡB级与Ⅲ级版同时上映,令大众对该片更感兴趣。       麦浚龙呕心沥血的“处男执导作”《僵尸》上映11天,在港澳两地共录得1100万港元票房,平均每天“进帐”100万,让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都振奋不已。   麦浚龙想拍其他题材       麦浚龙接受电话访问时笑说:“大家一知道有三级版之后,对《僵尸》兴趣就更大,有院商主动联络我们,宁愿让戏院ⅡB级同Ⅲ级一齐上,真是喜出望外。”他又称电影海外票房成绩也很理想:“起码都卖了八成,其实已经有投资者考虑投拍续集,但我觉得同类题材不会是我下一部电影的选择,况且我手头上都有其他题材的剧本了。”       虽然票房大收,但麦浚龙并未往自己脸上贴金,反而大方称:“这次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整个制作团队,要感谢的名单实在太长了。而令我觉得最欣慰的是这次证明香港影坛其实可以容纳更多的题材与新生力量。”   与男主角赴台宣传       另外,麦浚龙将与戏中两位男主角钱小豪及陈友飞抵台湾展开为期三天的宣传。当地媒体对《僵尸》亦表示很感兴趣,所以麦浚龙接下了不少专访,继续宣传,希望电影周五正式在台湾上映时可以“再下一城”。
香港票房:《僵尸》登顶小胜《菲利普斯船长》
共10张     电影网讯 由于临近万圣节,上周有两部新上映的恐怖片上榜,一部是麦浚龙执导、钱小豪与惠英红等主演的港产恐怖片《僵尸》,影片以468万秀逸成绩登顶,另一部是好莱坞恐怖片《清除人类计划》,仅有42万的首周票房,垫底榜单。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新片《菲利普斯船长》正式上映后,表现不俗,首周435万位列榜单次席。老片方面,甄子丹《特殊身份》次周表现尚可,目前累计681万,3D科幻片《地心引力》冲破2500万,成绩抢眼。   香港票房Top10 10月21日—10月27日 名次 片名 本周票房(港元) 上映 日数 累计票房 (港元) 1 《僵尸》 468万 4 474万 2 《菲利普斯船长》 435万 4 604万 3 《特殊身份》 374万 10 681万 4 《地心引力》 248万 25 2501万 5 《沟女不离三兄弟》 97万 11 245万 6 《时空恋旅人》 72万  25 661万 7 《逃出生天》 67万 25 2024万 8 《蓝色茉莉》 60万 11 115万 9 《斗舞帮》 59万 11 164万 10 《人类清除计划》 42万 4 42万 下一页:《僵尸》首周登顶
麦浚龙处男作《僵尸》 入围东京电影节竞逐奖项
  麦浚龙《僵尸》剧照     麦浚龙(Juno)首次执导的电影《僵尸》继日前获邀出席威尼斯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伦敦电影节Cult片单元参展电影及美国奇幻电影节外,今天东京电影节公布《僵尸》获选“亚洲未来”电影单元竞逐奖项,Juno得悉入围后表示非常高兴而且别具意义,因为今次电影找来《咒怨》日本恐怖电影大师清水祟担任监制,大胆结合日本诡异冤魂及香港本土僵尸电影,尝试为香港鬼片再创新形式。     Juno称监制清水祟居功不少,他说:“今次清水祟在后期音效上给我很多宝贵意见,就算是电影中的闩门声、女鬼声或是怪声,是现实声音再加上一点声效,清水祟称这是股‘怨气声’,相信大家要在戏院才体会这股梦魇氛围了!”麦浚龙Juno的首部导演作品《僵尸》已定于2013年10月24日在香港上映,该片由钱小豪、惠英红、鲍起静、陈友、卢海鹏及吴耀汉合演。而东京电影节另外一部由T-ARA孝敏首次担任主角参演的日本电影《恋爱教主》(JINX)亦入选“特别单元”。电影由制作《情书》、《心灵感应》、《跳跃大搜查》系列的ROBOT倾力打造,《好想告诉你》的熊泽尚人导演掌镜。影片中孝敏与日本新生代明星清水KURUMI、山崎贤人合作。孝敏饰演韩国留学生JI HO,与两名日本大学生好友上演一段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故事。
友情链接
查看更多
天狼影院
极速影院
神马影院
星空影院
天狼影院
飘花影院
天天影院
网址导航
网站地图

4影院2:yellow在线资源电影天堂网影视大全上万部免费电影迅雷下载、热播电视剧、人气综艺节目、经典动漫等影视资源,给您带来最新、最热门、最好看的高清在线视频,找电影就来小花影视。最好的电影天堂在线观看,分享最新电影,高清电影、综艺、动漫、电视剧等在线播放!

RSS订阅  百度蜘蛛  谷歌地图  神马爬虫  搜狗蜘蛛  奇虎地图  必应爬虫